经过认真学习思考,对省委张高丽书记“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和“日照要建设成为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市”的要求理解更加深刻。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城建工作必须着眼于建设“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市、富有特色的精品城市”,做到“四个坚持”,实现“四个突破”。
坚持高起点规划,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编制各类规划,提高详细规划覆盖率。按照“双城一区,轴向拓展”带状城市发展模式,高起点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区县总体规划修编,合理布局城市空间,集约使用土地。坚持“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规划的用途、没有规划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超前编制各类专业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加快建立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法定图则和修建性详规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计划到“十一五”期末,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建立精品工程的发育机制,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积极推行规划设计招标,聘请知名专家对重要规划进行评审咨询,做到规划上大气、设计上超前、布局上科学。站在文化的角度,搞好每一座建筑单体设计,力争使每一幢建筑、每一处广场都成为匠心独具的艺术品。着眼于提升建筑群整体景观效果,更加注重单体建筑与城市组团、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注重单体建筑之间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三是加强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加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用地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严厉查处各种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严格按规划保护城市景区和自然岸线,努力使“碧海、蓝天、金沙滩”成为日照永恒的象征。
坚持高标准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设。坚持一砖一瓦精挑细选,一草一木精养细护,一石一棱精雕细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运用市场化手段按期完成日照水上运动基地建设,配套完善灯塔广场、世帆赛基地、万平口生态广场,迎接2007年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召开,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二是加快构筑便捷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在市区道路网络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完善疏港路,贯通北京路、西安路、临沂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形成内外衔接、便捷畅通的大交通、大开放格局。三是大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突出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特色,围城造绿、拆迁补绿、拆墙透绿,构筑“进城见林、出门见绿、城中有林、城在林中”的大绿化格局。实施沙墩河、后楼河、张家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建成滨河绿色长廊,形成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优美景观。四是加快供水、供气、供热、治污、公交等设施建设。
坚持高效能管理,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着眼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加强城市管理与发展旅游经济、体育经济、会展经济等阳光产业相结合,继续对城乡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综合整治海滨旅游区、主干道两侧、广场等公共场所,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逐步改善“城中村”面貌。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保持和发展生态环境优势,增强城市环境竞争力。
坚持高水平经营,在推进城市建设市场化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立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政府调控规范化的基础设施运行机制。广泛引入市场机制,凡是能用市场手段解决的,绝不用行政手段;凡是能花钱直接办的事情,绝不花钱养人去办。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以地生财,滚动发展,搞好土地资产经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合资合作等形式,盘活现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继续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冠名权、广告发布权招标拍卖,发挥无形资产的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三是深化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计划年内完成第一批7个事业单位的改企转制,提高市政公用事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者:市长助理、市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 董淑波 来源: 日照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