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事快讯 |
神六今飞天 发射场到山东日照海边2,200公里飞行线(2005年10月12日)
|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称,中国坚持自主创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突破关键搜救技术,以较低经费投入建成了精干、高效、功能强大的陆场系统。
军报载文称,天上一度,地下千里。为了确保特殊情况下飞船的安全返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和他的同事创出中国特色的海陆搜救系统。
中国特色海陆搜救系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陆场系统是一个可以覆盖待发段、上升段、返回段以及在轨运行段陆区的载人航天搜救体系,确保太空人的生命安全。同时,紧紧围绕关键技术组织攻关,成功突破了黑障区跟踪测量、高海况打捞以及车载卫星通讯站快速运动情况下的通信难题。
发射载人飞船,在上升段火箭出事的可能性最大。一旦出事,就要赶快搜救航天员。从发射场到山东日照海边长达2,200公里的飞行路线上,设有酒泉、银川、榆林、邯郸4个点。共布设了十几架搜救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如果火箭第二级在飞行过程中出事,就要落到太平洋里,要求24小时以内必须把返回舱捞上来,否则太空人就有生命危险。
推进舱备一吨返回燃料
侯鹰和同事们“磨”出了一个中国式的办法:海上与天上相配合。海上,他们在5,200平方公里海域选出了三段较小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配置搜救力量。天上,充分利用飞船上的资源。推进舱内带有约一吨燃料,是准备返回用的。一旦出事,他们就把飞船上的发动机启动起来,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按预设程序,进行实时计算,并在最靠近的区域降落,布置在各个区域的搜救船只及舰载搜救机密切配合,很快就能找到落海的返回舱。侯鹰称,“这是一个创新,这是中国特色”。
可浮返回舱设有通气孔
航天专家透露,如果神舟飞船在海上应急着陆,可正常漂浮。按返回舱的设计,它在水里具有一个非常平稳的漂浮姿态。中国在飞船上还设有通气孔装置,航天员可根据海情及其他状况打开或者关闭它。
专家称,若海上风浪较小,太空人可打开舱门,让返回舱就像小船一样,在海上漂浮,也是很安全的;如海浪太大,则可关起舱门,这可以节省舱内一些生保消耗品,延长待救时间。
作者: 来源: 凤凰卫视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