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碧海蓝天作证——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纪实(2005年12月10日)
打造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大学、体育和旅游等环境友好型经济,我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好路子,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决策篇 众所周知,从前的日照,虽然生态环境良好,港口、区位优势突出,但仍如一张缺少色彩的黑白底片,无论怎样冲洗,也显不出一点活力城市的影子,因为她处于“环境优势突出”与“经济欠发达”的两难处境之中。 三年多来,日照人高举“创模”旗帜,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呕心沥血,精心打造城市品牌,使自己的城市迅速成为黄海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日照人,可以骄傲地站在任何一个入城口,向远道而来的客人递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等精美的城市名片。 这一切,无不来源于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的果断决策。 2003年4月,市委、市政府从谋求城市可持续发展、营造理想人居环境、树立鲜明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出发,根据日照的实际,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口号。从那时起,“创模”这场攻坚战就在日照大地上深入持久地打响了。 “创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如果就环保抓环保很难摘得这一荣誉。为此,《日照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实施了,一流的规划,调动起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我市“创模”工作稳稳步入高点起步、有序发展的路子。 “一把手”亲自抓做得实实在在。市委书记李兆前对此“常有声,常见人”,他不仅有要求、有部署,还有学习、有研究、有见解,发表了多篇关于循环经济方面的文章。市长于建成曾在山东生态省建设高层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还接受过齐鲁环保世纪行采访组采访,不遗余力地宣传日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实践。市里成立了“创模”工作指挥部,市政府与28个责任单位签订了创模目标责任书。各区县、市直有关部门参照市里的做法,建立了创模工作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制定措施,在全市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创模”工作有了强力依托,围绕着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这一主题,日照城区进入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时代。 实战篇 在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城市搞“创模”,面对的是各种传统陈规陋习的重重阻力以及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与投入建设的矛盾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它们无异于一座座坚固的堡垒横挡在前行的路上。“创模”,就是要不断地向这些“堡垒”进攻。 向各种传统陈规陋习宣战,新闻媒体义无反顾地站到最前线,吹响了“创模”攻坚战役的冲锋号。 报纸、广播、电视纷纷开设专题和专栏,对城市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以及环境卫生死角及时进行公开曝光和连续跟踪曝光,三年来累计曝光1500多次,有的单位被连续曝光3次以上,直到彻底整改。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创模"工作,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全力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热潮。 伴随着响亮的号角,攻坚战接踵而至。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资30多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新建了多条生态景观大道,对市区30多条交通干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拓宽改造;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现代化"的海滨生态城市特色初步形成。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952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城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投资11100万元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西区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投资9800万元建设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18座和2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型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更换新型垃圾收集箱2000多个。投资6200万元对流经市区的营子河、沙墩河进行综合整治,使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玉带河",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 --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对市区原有的采石坑进行了生态恢复,建成了碧霞湖等一批开放式公园,实现了变废墟为花园。新建了阿掖山、马亓山等5处风景名胜区和莒北沭河源头等生态功能保护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1%。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制度,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一律拒批。近三年,全市共拒批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7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对超标排污、治理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取缔了违法上马的37家小炼焦、小炼钢等土小企业;对市区范围内的老工业企业实行"退二进三",整体搬迁了金马集团有限公司等老工业企业。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集中供热,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专项治理活动,使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开展城市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设立禁鸣路段,有效地降低了市区环境噪声。 --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找到发展循环经济这把金钥匙。制定并实施了《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和《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个层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既探索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新路子,也培育了日照"创模"的特色…… 回顾三年"创模",哪一年不是好几个攻坚战役?哪一战不是克服无数艰辛?然而,为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日照人每一战都抱着必胜的信念,每一战都高奏凯歌而还。 成就篇 2005年11月17日,喜讯终于从北京传来:国家环保总局第22次局务会议决定授予日照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三年磨一剑。日照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荣耀: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七年名列全省地级市组第一名,环境优势成为日照最具特色、最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穿行于日照的碧海蓝天间,信手拈来盘盘珠玑:被誉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少有"的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是对海岸黄金地段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典范工程;银河公园风景秀美,成了市民流连忘返的水上乐园;遍布新老城区的广场、绿地、小游园,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今年9月,国家"创模"验收组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日照市公众对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率和对环境质量状况的满意率均超过了90%。 "日照的环境的确特别优美!日照的变化的确令人吃惊!"记不清有多少来过日照的客人发出过这样的赞叹!城市品牌擦亮了,为城市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让日照有更多的惊喜入囊: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大学,目前已有省内外7所高校落户日照,在校大学生超过5万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体育赛事,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国沙滩排球赛、全国帆船锦标赛等12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在日照举办,2005年有国际欧洲级世界帆船锦标赛、世界帆板精英赛等13项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在我市举办,从2006年至2009年我市还将承办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项目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循环经济魅力日显,让日照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了双赢。今年1至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4.16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同比增长40.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是日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天,是一个280万日照人民实现心愿的日子,也是日照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新起点开始的日子。" 虽然日照"创模"收获了满园硕果,但在9月4日的日照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反馈会上,市委书记李兆前的发言激动中不乏冷静,他深知,"创模"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带上蓝图,背负行囊,日照人又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为"双城一区,轴向拓展"城市战略布局中的一条重要通道,南沿海公路改建工程正在快速推进当中,建成后将集中展示日照沿海生态旅游特色,成为一条新的景观大道; 为迎接2007年首届全国水上运动大会,一座兼顾赛事需要和旅游开发的水上运动公园呼之欲出,未来的日照将亮点闪烁,更显绰约风姿; 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中村低矮破旧的房屋正悄然退出现代城市舞台,越来越多绿树环绕、各具特色的居民小区拔地而起; ……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更替! 日照,正伴着"创模"的脚步,向生态城市、文明城市迈进!
作者:刘新英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