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港城原野 生机盎然——回眸“十五”展望“十一五”(农村经济篇)(2006年01月23日)
编者按弹指一挥间,日照又走过了“十五”这5年。5年来,港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展示“十五”成就,增强全市人民信心,再夺“十一五”更大辉煌,本报开辟“回眸‘十五’展望‘十一五’”专栏,陆续刊发我市各行各业的新举措、新变化、新成就。今天刊发第一篇:港城大地,生机盎然。 本报记者 陈为平 王均薇 “十五”期间,中央政府对“三农”关注程度之高,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连续召开、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颁布实施、取消了延续2600 多年的农业税、“三补贴”、“多予少取放活”等政策,使农民在“十五”期间享受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礼遇”,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激活了农村经济。在春风沐浴中,我市“三农”工作快速健康推进,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5.2%,五年间年均递增3.5%。在农村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党对农村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特别是近5年来,我市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农产业比重加大,收入明显增加,总量占到总收入的35%,达54亿元,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2000年粮食总产量114.8万吨,到2003年回落到84.19万吨。2004年,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回升,达到90.56万吨。2005年粮食产量又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0.08万吨。“十五”期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5万亩左右,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花生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到80.3万亩,单产265公斤,总产21.28 万吨,比2000年增加2.21万吨,增长11.6%。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蔬菜、水果、蚕茧、茶叶等特色农业在“十五”期间又有长足发展,逐渐成为我市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亮点。200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1万亩,总产达到141万吨,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求,而且畅销全国各地。同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良老品种,淘汰劣质品种,使我市的水果优良率大幅增加,2005年全市水果产量达到16.9万吨。“十五”期间,随着日照茶博会的连续成功举办,日照绿茶知名度迅速提升。2004 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7.6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达到3.2万亩,茶叶产量2607吨,2005年,茶叶产量3660吨,比上年增长40%;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0%以上,已成为全省乃至江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 畜牧生产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畜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快速提升,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5.94亿元,比2000年增长58.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 年的19.1%上升到23.5%,提高了4.4个百分点。2004年肉类产量15.86万吨,比2000年增加2.03万吨,增长14.7%;2004 年,猪、牛、羊出栏量分别为122.42万头、6.59万头、133.02万只,分别比2000年增长15.2%、50.1%、16.2%。 渔业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渔业生产迅速发展。200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已达61.04万吨,比2000年增加12.66万吨,增长26.2%;渔业产值为34.39亿元, 比2000年增长85.4%。200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65万吨,比上年增长4.8万吨。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改变了过去农业生产靠人拉肩挑和畜力的历史,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200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0年的144.46万千瓦发展到224.54万千瓦,增长55.43%;各种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8.84万台,比 2000年增长2.58倍;机耕地面积达到194.57万亩;机播面积达到110.19万亩,比2000年增长17.99%。农村电力事业蓬勃发展, 2004年农村用电量达到5.6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2.09倍。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1.6万亩。全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已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经过5年的努力,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0年的28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95元,2005年达到4060元,年均递增7.4%。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生活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消费领域日益拓宽。"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时期,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提高,生活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消费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300元,年均递增9.9%。
作者:陈为平 王均薇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