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日照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7日)
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公示 日照7个项目入选 在11月23日公示的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日照有7个项目入选,分别是莒县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过门笺、五莲剪纸、东港满江红、岚山渔民号子、岚山皮影戏和开发区渔民节。这7个项目分属于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美术和民俗5大类。 据了解,莒县秃尾巴老李传说,源远流长,日照、青岛、潍坊、威海分别进行申报。莒县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源于莒县寨里河乡的龙尾村,它承载着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和历史事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莒县过门笺,是莒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独特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之一,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五莲剪纸是流传于五莲县、日照、莒县、诸城等地的美工技艺,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珍品;东港满江红,可追溯到明代以前,“满江红”属大型民歌套曲,演唱形式随意,填词随便,伴奏乐器独奏,除吹奏乐外,饭桌上的器具几乎都成乐器。另外,“满江红”还是鲁南“五大调”之一;岚山渔民号子,流传于日照市岚山区,是渔民们在撒网捕鱼过程中统一劳作的劳动号子,号子都是口头传唱,丹田发音,腹腔共鸣,喷薄而出,声音纯真不加以修饰,具有原生态的特征,在许多演出中获得过殊荣;岚山皮影戏在京剧、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制作过程中也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在日照市仅有一家;开发区渔民节是沿海传统节日,开发区裴家村的渔民节尚存有敬神求安的习俗。渔民节是沿海渔村传统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海洋文化和渔家风情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次省级推荐名录160项,包括一项公布多市的项目,共公示194项,全省140个县(市、区)县均1.4个,日照入选项目大大超过这个比例。但相对于日照目前已经普查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的这7项,还不能完全体现日照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日照农民画虽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因传承发展的历史较短,目前尚不能列入省级名录;莒县周姑戏、蛋壳陶制作技艺等因专家还存在争议,暂缓列入省级名录;圣公传说、吕母传说、太阳崇拜等作为地方性代表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宣传。目前,杞梁妻哭夫的传说、五莲茂腔、传统中医接骨术、线狮等项目,正在争取列入省级名录。
作者:谢岩 通讯员 陈相林 来源: 黄海晨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