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日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让困难群体看到希望(2017年02月05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总有一些困难群体,譬如城乡困难家庭、没有子女依靠的孤寡老人,以及社会上的流浪人员,总让人牵肠挂肚。过去的2016年,全市已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真正让无力者有力,让困难群众看到希望。

    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成为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

    杨金田、迟庆桂夫妇,是东港区香河街道杨行村村民,本来日子过得还不错。可自从杨金田患上了糖尿病和尿毒症,日常的医药费、透析费、手术费,让这个农村家庭难以承受。2016年下半年,好消息不断传来。先是杨金田去医院可以免费透析了,这就减轻了家庭很大一块负担;与此同时,村干部看到杨金田家困难,便帮着申请了低保。2016第四季度杨金田、迟庆桂夫妇领到了1600多元的低保补助金。

    据了解,2005年以来日照市连续12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9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4400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3400元。全市现有的82520名城乡低保对象,5035名农村五保对象从中受益。

    临时救助给流浪人员提供临时港湾

    在大街上,有时候会发现流浪人员。他们或者有精神疾病,或者有智力残疾。让这些流浪人员返家,找到他们的家人,是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职责,更是他们的心愿。市民房克考的妻子金玉子,因患精神疾病,2016年7月份去海边游玩后,一直没有返家。近日日照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把金玉子送回他的身边。原来金玉子走失后,一直得到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照顾,并安排定点医院为她进行治疗。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6年市救助站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0余人次,医疗救助160余人次,上街巡回救助350余人次,护送返乡150余人次。也就是为150余人找到了回家的路,帮他们实现了团圆梦。
  
    公益组织扶危济困、助学助残发挥独特作用

    在日照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不少公益组织。有的注重助学,有的则注重扶老,还有的把重点放在助残上,侧重点虽不同,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播着正能量。在人们看来,这些公益组织,就像一支支火把,给人以温暖。

    东港区三庄镇前高庄吴小明的父亲,几年前因病去世,拉下了不少的饥荒。小明和她的姐姐吴云都还是孩子,在重重压力之下,小明的母亲精神状况又出了问题,一家人陷入困境。这几年,正是在社会上好心人、亲戚朋友不间断地帮助下,小明的姐姐上了高中,母亲身体状况也有了好转,并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

    这几年,国家出台的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利好政策,是越来越多,像低保、五保、大病救助、危房改造补助等等,政策体系编织得也越来越密,这给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保障作用。与此同时,职能部门积极作为,社会公益发挥独特作用,都在为困难群体做着工作,一句话,小康路上咱们一个也不能少。(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商光锋)


作者: 来源: 直播日照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